到小吃店用餐,品尝一下地方风味,别有一番情调哟!”
  既然台商都这样说,大家都不好说什么了。上车后,王喜来跟开车的司机小刘耳语一句,便出发了。
  约摸过了半个小时,汽车在一家“湾仔小吃店”门前停下。王喜来指着招牌对贾大茂说:“贾先生,这里虽然是个小吃店,但真的很有特色哟!”
  一行人进了小吃店,找了一个雅间坐下。服务员拿来菜谱,大家本以为王喜来会谦让一番,请贾大茂点菜。不料,王喜来看也没看菜谱,就对服务员说:“你看我们今天来了几个人,就上几碗蚵仔面线。”
  服务员点头出去了。大家见镇长只给大家点了一碗面线,真有些哭笑不得:跑这么远,就请台商吃这个?虽然蚵仔面线是个稀罕东西,大家都没有吃过,可人家台商走南闯北啥没见过?今天可不是让我们开眼界来的,首要任务是巴结好面前这位财神爷啊!王镇长啊王镇长,你也太小儿科了吧!
  王喜来不理会大家不解的神情,对司机小刘吩咐几句,小刘点头出去了。然后王喜来笑眯眯地跟贾大茂拉起了家常:“贾先生,不知您今年贵庚?”
  贾大茂侃侃而谈:“我今年43岁啦,搞了很多公司,一直做生意啦。得到你们茶花镇招商引机(资)的消息,感到政策很优惠,顺便也来看一看啦……”
  说话间,服务员推门进来,说:“蚵仔面线给您端来了!”这时,司机小刘也回来了,向王喜来点点头。王喜来随意地问道:“贾先生,您既然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不知道台湾的面线主要有哪几种啊?”贾大茂顿时一愣,磕磕巴巴道:“我对饮食这东西,从来很不讲究的,让您见笑啦!”王喜来笑道:“好像有鸭肉面线、猪脚面线、蚵仔面线是吗?”
  贾大茂连连点头:“对,对,镇长先生见多识广,我很佩服啦!”
  王喜来又笑着说:“哪里,哪里,我是从书本里读到的,却从来没有吃过呢,今天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贾先生,劳驾您做个示范,这面线到底怎么吃啊?”
  贾大茂抄起筷子,用筷子去夹那面线,一连几次,却夹不起来。王喜来看后,便笑一笑,教他用勺子打。
  看着贾大茂终于把面线送进嘴里,王喜来又开腔了:“台湾面线韧性强,煮不烂,嚼起来就像嚼槟榔,非常有嚼劲,因而煮前用剪刀把它剪短了。因为太短,当然不好夹,所以台湾人吃面线一般不用筷子。况且用筷子夹,汤面分开,吃起来没有连汤带面吃爽口。贾先生,您刚才的吃法似乎很业余啊?”
  贾大茂面红耳赤,边吃边挑起大拇指:“镇长先生,您简直是个台湾通啊,我好好仰慕你的啦!”
  吃完面线,一行人走出小吃店,大家忽然发现外面停着一辆警车。王喜来拍了拍贾大茂的肩膀:“贾先生,对不起了,今天吃得不太尽兴吧?晚上,市公安局的同志会继续请你吃饭的……”话音刚落,两个威严的刑警便走了过来,向贾大茂做了个“请”的姿势。
  再看贾大茂,已是脸色蜡黄,两腿筛糠。他拽住王喜来的袖子,哭丧着脸道:“王镇长,您就饶了我吧,我只不过装作台商骗吃骗喝,没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啊……”
  刑警像抓小鸡一样把贾大茂架到警车里,一溜烟地开走了。众人朝王喜来竖起大拇指:“镇长,您可真有两下子!刚才一定是您派司机小刘去报案的吧?”
  王喜来笑着摇头道:“功劳可不能记到我头上。我对台湾面线也只是知道一些皮毛而已,而且还是这家小吃店的老板教的,他才是真正的台商。但我知道,他们对蚵仔面线,就像老厦门人对黄则和花生汤的感情,一个假冒的骗子,即便装得再像,这种天然的流露也是装不出来的。我们招商引资,也要‘两手抓’,对真正投资经商的,举双手欢迎;对想混水摸鱼的不法分子,必须提高警惕啊!”
  大家佩服得五体投地,纷纷说:“王镇长,我们今天既然来了,不如一起跟小吃店的台湾老板讨教讨教,以后再来了台商,请他吃一次面,就能看出真假了!”
  (责编:何碧 图:张永海)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4月TOP 《故事林》

>>> 2008年第22期 冰心玉壶作者:童树梅字体: 【大 中 小】
  这天,城里最有名的古玩一条街上走来一位面带戚容的老人,老人张目寻找了一下,便径直走进一家叫“冰心玉器店”的门脸里。一进店里,只见眼前宁静雅洁。错落有致,各色玉器琳琅满目、古色古香。见有客人进来,一个面容清秀、个子高高的年轻人迎上来轻声说:“老伯,请随便看。”
  老伯却没有心思欣赏那些玉器,而是从怀里哆哆嗦嗦地掏出一只暗红色的匣子,打开,竟是一只通体雪白几近透明而又玲珑剔透的玉壶!老伯神色黯然地说:“小哥,我不是买玉的,我是卖玉的,请你看看这只玉壶能值多少钱?不瞒你说,这可是我的传家之宝啊!”
  年轻人一听神色凝重起来,当下戴上一副洁白的手套,双手小心翼翼地捧起玉壶,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地审视起来。看了有三两分钟后,年轻人把玉壶轻轻放入匣中,客气地说:“请问老伯一句,您为什么要卖这传家之宝呢?”
  听这一问,老伯的神色更是悲伤,说话声音都沙哑了:“要不是我那刚刚成年的女儿突然得了急病急等钱用,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出卖这宝贝的,想不到这宝贝传了好几代,现在却在我手上卖了,我真是个败家子啊!”老人说到这里泣不成声。
  年轻人连忙为老人端上一杯热茶,然后若有所思地说:“这么说……这只玉壶我收了,5000元行不行?”
  老人一听抹干眼泪连连点头,说:“行行行,小哥你可帮了大忙了!”
  老人拿了钱刚回到家里,一个一脸焦急之色的女孩子就迎上来问道:“爸,你试过林峰了吗?怎么样?他令你满意吗?”
  老人,也就是女孩的爸爸却叹口气,摇摇头说:“小君,正如你所说,他人很好,年轻人的浮浅和傲气在他身上一丝也无;可有一点不足,他的眼光也太差了,那只昨晚在古玩市场里买的只花了400元不到的仿古玉壶,他竟给了我5000元,你还夸他是个识玉的高手哩!识玉不准,识人肯定也不准,我怕他不会真正珍惜你的……”
  原来这女孩叫陈小君,生得美丽如弱柳扶风,纯洁如一池春水,却越来越成为爸爸的一块心病。爸爸是位退休教师,自从好多年前小君妈走后,爸爸怕小君受委屈一直没娶,如燕子垒巢般一点一点带大小君。现在爸爸越来越老了,身体一天一天地衰弱下去,可小君的终身大事却一直没有着落。要是小君找不到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如意丈夫,他会死不瞑目的。前些天听小君说有个叫林峰的高中同学向她表露了心迹,那林峰在古玩一条街上开了家玉器店,他听了左思右想便演了这出戏试他一下,不想很是失望。
  谁知小君一听却叫了起来:“不会的不会的,他不会不识玉的,我知道他在玉器鉴定方面钻研得可深了……这样吧,我要当面再问问他!”
  当下小君来到“冰心玉器店”里,只见静悄悄的一个顾客也没有,林峰正专心致志地看一本厚厚的精装书,不用说又是玉器鉴定方面的。一见小君进来,林峰忙合书站起来招呼她。
  小君正要开口,忽然眼睛睁大了,她看到,一旁的杂物箱里竟扔着一只暗红色的匣子,正是那个装假玉壶的匣子!
  小君抢步上前拾起匣子,打开,那只玉壶正静静地躺在里面。小君故作惊讶地说:“林峰,这么贵重的玉壶,你竟随随便便地扔在这里?”
  林峰听了淡淡一笑,说:“这是只假玉壶。假玉在别人眼里或许还有些价值,但在干我们这行的眼里就分文不值了,万一从我们手里流出去,那就叫自砸招牌了。”
  小君听了更为惊讶,问:“假的?既然知道是假的,你为什么还把它收进来?难道是你看走了眼?对了,收这只假玉壶你花了多少钱?”
  林峰还是一副神定气闲的样子,说:“钱倒是花了一些,5000元,可我不是看走眼,我只是想帮助那位卖玉壶的可怜的老父亲一把,他的女儿生了急病没钱治,遗憾的是我只能给他这么多。”
  小君的心“咯噔”跳了一下,心里一下子溢满温柔,又问:“可你跟人家并不认识啊?”
  林峰摇摇头说:“如果5000元能治好一个女孩子的病,那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小君提高音量说:“可我知道那个卖玉的老人说了假话,他是有个女儿,可他女儿健康得很,他这是利用了你的同情心!”
  林峰一愣,但很快回过神来说:“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更好了,这世上少了一个生病的女孩子,不是件大大的好事吗?”
  店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两双眼睛在默默交流。小君的脸突然像晚霞一样红,轻声说道:“假如那个生病的女孩是我呢?”
  林峰凝望着小君的眼睛,毫不犹豫地说:“如果是你,我会立即卖了这店,不,我愿拿我的一切换你的健康!”
  店外有一个老人一直静静地站着,听到这里他掉转身,背着双手轻轻地走了。此刻他的心里充满了愉悦,那男孩儿的眼光果然不错,女儿的眼光更不错,自己可以放心地把女儿———这世上最宝贵的美玉,交给这个识玉的小伙子。
  (责编:何碧 图:张永海)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4月TOP 《故事林》

>>> 2008年第22期 守株待兔断情崖作者:彭霖山字体: 【大 中 小】
  魂消断情崖
  一个晴天霹雳将新婚不久的金怡击倒了。昨晚后半夜,镇上两家西服店铺的老板惊慌失措地叫开了她家的门,结结巴巴地告诉她一个噩耗:她那开小货车的丈夫孙阔生在断情崖被自己的车子压死了。金怡惨叫一声,当场晕倒在地上。
  丈夫怎么会被自己的车子压死呢?当金怡从昏迷中慢慢苏醒过来后,提出了这么一个疑问。
  两位老板解释说,他们是昨天清早上孙阔生的货车去A市进货,黄昏时才返程的。途经断情崖时,快半夜了。此地崇山峻岭,小货车沿着蜿蜒曲折的山间公路缓缓穿行,外面漆黑一团,什么也看不见。突然,小货车在一个斜坡处悄悄地刹了车。坐在孙阔生旁边的一位女老板惊呼了一声:“野兔!”
  “嘘!”孙阔生急忙用手指搁在嘴边,示意别出声。
  果然,只见在车头那两个大灯射出的强烈光柱的笼罩下,一只灰色的大野兔就俯伏在距车头两米来远的路中央,一动也不动,八成是让这强烈的光芒刺昏了双眼,不敢轻举妄动。
  孙阔生大喜过望,悄悄地跳下了车,蹑手蹑脚地朝呆在路中央的野兔扑去。两位老板仍坐在驾驶室里,敛声屏气地观察着这一切。
  就在孙阔生距这野兔一步之远,野兔似乎惊醒过来了,猛地朝前一蹿,孙阔生急忙也朝前一扑,却扑了个空,摔了个嘴啃泥。也就在这倒霉的当儿,那两盏车灯突然熄灭了,随着感觉到小货车在朝坡下移动。两位老板惊悸地呼喊起来:“哎呀,刹车不灵了!”
  话音未落,小货车下滑速度加快,“砰”的一声,从孙阔生的身上碾过,两位老板跳车都来不及了。幸亏滑了一段路后,前方是平地了,小货车才稳稳地停下来。两位老板惊魂稍定,急忙跳下车直朝躺在半坡上的司机奔去。
  孙阔生俯卧在地上,车轮正好从头部以下碾过,身下一片血渍,已经气断身亡了。
  金怡听罢两位老板的叙说,又尖叫一声,痛苦地痉挛着昏厥过去了……
  守株待野兔
  可怜的金怡新婚丧夫,欢心未满哀心至,贺客未逐吊客还,此情此景,简直是万箭穿心,痛不欲生。她倒在床上,几天几夜茶不思,饭不想,粒米未进,形销骨立,痴若木偶。亲人们围在她身边,想尽办法开导她,可她只是一个劲地哀号道:“我不甘心,我不甘心!我们结婚还未满月啊!老天爷凭什么要拆散这美满姻缘,我要去阴间讨回公道!”
  心病还须心药医,有人便趁机婉劝道:“要讨回这公道,首先必须捉住那罪魁祸首灰野兔,将它千刀万剐了,方能报仇雪恨!”
  金怡猛然醒悟过来,频频点头,是啊,只有千刀万剐这灰野兔,才能消却丧夫之恨啊!
  可要上山去寻找这仇人,必须首先调养好身体。在众人的婉言劝说下,金怡开始进食了。
  半个月以后,金怡还当真单枪匹马出现在断情崖上的那个斜坡上。她白衣素服,臂佩黑纱,依然为丈夫戴着孝。丈夫的死全是这野兔的罪过,如果它半夜间不蹿出来挡道,什么事都不会发生。这小畜生夺去了丈夫一条鲜活的生命,做妻子的如何不痛彻心肺,咬牙切齿!就是捉住它碎尸万段,也难解心头大恨啊!所以,报仇心切的小寡妇当真效法古人守株待兔的办法,在这断情崖上苦苦等待“仇人”自投罗网!
  这一“待”就是二十多天过去了,金怡矢志不渝,非要擒住或刀砍了那只害人的灰野兔不可。然而,这灰野兔还真像在人间蒸发了似的,连一根兔毛都没看见。且不说这灰野兔,就连黑野兔、白野兔也不曾在金怡的眼皮下出现过。
  按理,金怡到此该死心了吧?可是,这位倔脾气的女人还真是一条道儿非走到黑不可。她依然不愿撤退,照样在路边搭起帐篷,风雨无阻,日夜守候。她深信,仇人路窄,总有一天这灰野兔会自投罗网的。为此,她经常用“精卫填海”的故事来激励自己替夫报仇。
  日子一长,金怡便变得有点疯疯癫癫了,经常披头散发,衣衫不整,神情忧郁。亲人们来了一趟又一趟,好言好语劝她下山,可都遭到她的斥骂。过路的行人了解真情后,无不摇头叹息,深表同情。很快就在这断情崖下几个村子里传开了一条新闻:断情崖上出现了一个守株待兔为夫报仇的痴情女人。
  随后,特意登上断情崖前来看望这痴情女人的邻近四乡的山里人也越来越多,添枝加叶的传说也就更加不胫而走了。
  拨云驱迷雾
  这天大清早,从山下上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手中提着一个蛇皮袋,沉甸甸的。
  老妇人走近双眼失神的金怡跟前,将蛇皮袋朝她脚下一扔,首先开口了:“孩子,我今天把你的仇人送上门来了!”
  金怡身子一颤,凄然笑道:“大婶定是被人收买,用李代桃僵的方法讨我欢心了?”
  老妇人摇头长叹,声音哽咽:“孩子,你先听听我的一段遭遇,这样,什么迷雾都可以驱散了!”说罢,未等金怡点头,竟自顾自地说开了———
  “孩子,你知道这断情崖的名字来历吗?还是上个世纪以前的封建年代,由于父母包办婚姻,许多受到封建势力阻碍未能结合的青年男女,便来到这高崖上跳下万丈深渊,以死殉情。所以叫作断情崖。这些年跳崖自杀的现象虽然少了,但仍然也有被爱情折磨,甚至被对方抛弃的男女一时想不开,也会跑到此间跳崖自杀的,我女儿就是其中的一个不幸者。”
  “啊!”金怡大吃一惊,似乎被老妇人的讲述打动了。待要发问,对方却摆手不让她打岔。
  老人说:“我早年丧夫,身边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啊!前年刚满18岁,便和山里的一群女娃子外出闯世界。今年春节回家后,她告诉我在外面打工期间,结识了本地镇上一个小伙子。小伙子是开货车的,答应与她结婚后在镇上开一家店铺。架不住对方的花言巧语,女儿以身相许,并很快怀孕了。谁知春节过后,这小伙子突然翻脸,说他家里早就订了婚,而且婚期在即。女儿一听,就像当头挨了一棒,给我留下一封遗书后,便赌气从这崖上跳下去自尽了。可怜我这老婆子被剜去心肝,几乎也走上了不归路。好几个晚上,梦见女儿苦苦相劝安慰我:‘娘,你要好好活着,总有一天能看到恶有恶报!’上天似乎可怜我老太婆太孤独了,不久便有一只灰野兔跑进了我家里,从此与我老婆子日夜相守,白天同桌进餐,晚上同床睡觉,从不乱跑。只是有一天晚上失踪了好几个小时,第二天又跑回家来了。后来,听说断情崖上有个开车的小伙子,为抓一只灰野兔,被自己的小货车碾死了。

Prev | Next
Pg.: 1 ...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 278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